木樨园体校男、女柔道训练馆墙上挂着相同的红色横幅:“向花游、跳水队学习,弘扬奥运精神,力争全运佳绩”。在学校花游队和跳水队队员屡创奥运佳绩的背景下永利策略,这句话传递出激励,也寄托着期待。
四年一届的全运会,是我国最高水平、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,也是为奥运会输送人才、锻炼新人的重要平台。本届全运会柔道项目将在广东肇庆新区体育馆举行,共设15枚金牌,包括男、女各7个级别及1枚混合团体金牌。北京柔道队在上届中获得2金4银1铜,本届目标依旧明确:把基础打牢,把困难想足,力争实现新突破。
“嘿!哈……”一走进女子训练馆,便能听到队员们的呐喊声。30多名运动员在胶垫上挥洒汗水,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她们都要在训练中反复练习上百遍。稍作休息、放松肌肉后,便投入下一轮训练。对于重竞技项目的运动员来说,叫喊不仅是技战术的一部分,更是激发潜能的方式。
曾在上届全运会夺得男子66公斤级冠军的马端斌,如今已转型为北京女子柔道队教练。他坦言:“现在的压力比自己比赛时还大。”从“只管自己练”到“带别人练”,他不仅要反复讲解、亲自示范,还要观察队员是否理解、是否能够灵活运用。
在刘玉香、许岩等国手相继退役后永利策略,北京女柔进入了一段较长的新老交替期。少帅马端斌自2022年出任主教练以来,对队伍进行了全面革新。近两年,北京女柔稳步上升,胡冉、兰玉、于丹、蒋秀芝等选手在全国各年龄段锦标赛、冠军赛中多次夺冠,刘宇等几位年轻选手也正在稳步成长。
为备战全运会,马端斌提升了训练强度和难度。柔道训练无法单兵完成,必须依赖对手配合。他说:“最后五个月是冲刺阶段,我们准备多参加一些比赛,积累大赛经验,同时加强高水平对抗,为创造更多机会做好准备。”
国内女子柔道设有7个级别。在本届全运周期内,北京队曾在52公斤、57公斤和70公斤级中获得全国冠军。马端斌表示:“队伍整体处于中上游水平,但还比较单薄,每个级别只有一人处于领先位置。如果能有两到三人,整体实力将明显提升。”
截至目前,北京女子柔道队已有5人获得全运会参赛资格。马端斌介绍,5人中,于丹、蒋秀芝、兰玉在所在级别具备夺金实力。上届全运会曾为北京队摘得铜牌的于丹,刚刚结束匈牙利柔道世锦赛的征程。本周期内,她斩获2023年全国柔道冠军赛和锦标赛冠军,并在今年5月的国际柔联大满贯赛分站中获得铜牌。蒋秀芝目前在52公斤级全国运动员积分排名第一,去年获得全国柔道冠军赛冠军,今年首次参加世界大赛,在大满贯赛分站中取得第五名。
兰玉即将迎来她的第三次、也是最后一次全运会。作为老将,她坦言虽然伤病不少,但经验同样积累了不少。在对手和自己都相互熟悉的阶段,关键在于技战术的变化,“谁能变化更多,谁就能取胜”。本周期转入北京队后,兰玉表示:“北京队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场地、训练器材、技术指导,还有专业的教练和医疗团队,学校像一个温暖的家,让我内心更有动力。”她希望这一次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。
男子训练馆也在紧张练习中。有的柔道队员正在两两一组展开实战对抗;有的在攀爬悬挂于屋顶的绳索,练习上肢和核心力量;还有的则在进行卷杠铃片训练,提升手臂力量。
上届全运会,北京男子柔道队获得2金3银。主教练刘仁旺介绍,目前已有17人获得本届全运参赛资格。本次冲金重点集中在73公斤级和60公斤级,66公斤级也具备一定希望。当前,男子73公斤级的林高汇在全国积分中排名第一,李金航排名第四;66公斤级的张铭皓排名第二,60公斤级的刘文志是上届该级别的冠军。
“我们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备战这届全运会。”刘仁旺说,接下来的三站积分赛将不再作为重点,训练将全面围绕11月的决赛展开。队伍计划于9月进行外训,重点储备体能;10月引入外籍陪练一个月,增强高强度对抗,同时开展心理调适和康复治疗。
北京柔道队曾获得上届全运会混合团体项目银牌,本届的目标依旧是站上领奖台。刘仁旺说:“我们会尽最大努力,踏踏实实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训练做好。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,为首都争光、为北京争光!”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